今年7月,長江支流的清江沿岸隔河岩、高壩洲水電站開電動床閘洩洪,清江中下游幾百鱘魚養殖戶措手不及,近萬噸鱘魚流入江中。生態專家證實,已發現大量雜交、外來鱘魚在長江流域進食,對中華鱘的生態影響性仍在評估中。

湖北省宜昌市高壩洲庫區近萬噸箱網養殖的鱘魚,7月19日被洪水沖入長江,其中包括黑龍江鱘(史氏鱘)、達烏爾鰉、西伯利亞鱘、施氏鱘等外來、雜交鱘魚。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博士吳金明表示,之前的監測未發現外來鱘魚的進食紀錄,可能是因為雜交鱘魚在適應長江的新環境,也有部分可能是打撈起來的鱘魚已將食物全部消化。

台中公司行號申請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「比起其他魚類,鱘魚是很耐受饑餓的,屬於冷水性魚類,可以很長時間不進食。」吳金明說,此次發現逃逸鱘魚進食,還不足以判定對長江生態的影響程度有多大。長期從事漁業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莊平也表示,發現雜交鱘魚進食,對中華鱘的影響仍不具指標性。

莊平解釋,外來鱘魚食道中發現的小魚蝦,不僅僅是中華鱘幼魚的食物,也是很多其他魚類的食物,因此沒有絕對關係;至於小魚蝦是否會成為中華鱘幼魚的食物也未有定論,因為目前已是10月,中華鱘幼魚絕大部分應該已經游入海洋。

(旺報)

gn7cHUDC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